乡村振兴 | 昌宁大田坝:生态鹅奏响乡村振兴“向天歌”
在大田坝镇湾岗村,青山绿水环绕,茶山连绵起伏。村民李国伟的肉鹅养殖场就坐落于这片茶山之上。肉鹅在这片天地间自在嬉戏,或浮水、或晒太阳、或吃草,各得其乐。在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下,这些肉鹅茁壮成长,“上山”水禽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向天歌”。
2024年2月,李国伟满怀热情与决心,承接下这片厂房及周边茶园,投身生态肉鹅养殖事业。从最初对场地进行规划,到严谨细致地全面消杀,从精心挑选、引进鹅苗,再到日常无微不至地喂养,每个环节都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李国伟和员工们严阵以待,丝毫不敢疏忽。
项目启动之初,为探寻先进养殖模式,李国伟带领员工前往南京,学习当地先进的养殖技术与成熟的管理经验。他们用心汲取每一项技术要点,深入领会管理精髓,并将所学充分运用到自家养殖场的实际运营中。
考虑到本土养殖面临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的特殊性,李国伟聘请当地养殖能手担任技术员,又聘用经验丰富的群众担任厂长,旨在因地制宜探寻适合本土的养鹅方法。经过一年的努力,养殖场逐步走上正轨,并且阶段性地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成功出售老鹅3000多羽,实现销售收入30余万元;累计售出鹅蛋超10000个,实现销售收入4万余元。
李国伟介绍,目前在昌宁县城,一家主打鹅肉系列美食的餐厅正在紧锣密鼓地装修中。餐厅开业后,将成为其产品的重要销售窗口。届时,不仅鹅肉能直接推向市场,鹅蛋、鹅油等各类产品也将借助这一平台实现更顺畅的销售。同时餐厅还可以对接超市和其他批发商,进一步增加销量。他还计划丰富产品线,延伸产业链,陆续开展鹅毛、鹅苗等业务,不断扩大养殖和生产规模,带动周边的群众参与肉鹅养殖,共同增收致富。
“我们依托项目新建了养殖场,通过厂房出租的方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进而提升村集体办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殖场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里20多名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联农带农作用明显。”湾岗村党总支书记李志刚说,“湾岗村将从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着力,进一步扩大生态鹅产业规模,让‘向天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唱越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