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留守的天空不下雨
当许多孩子正与父母一起牵手闲逛、嘻笑玩耍,畅享天伦之乐时,有这样一个群体,同样是小小年纪,却因父母不在身边而缺失亲情。他们,就是被称为“留守儿童”的一群乡村孩子。眼下,昌宁县青年志愿者正针对这个特殊的群体,展开着关爱行动,用实实在在的关爱,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白云——
为了留守的天空不下雨
“我想要一支好点的钢笔”、“我想要一套可以保暖的衣服”、“我想见爸爸妈妈”、“我想要爸爸妈妈回来陪我”、“我想要一个厕所”、 “我想要一个洗澡间”……这是青年志愿者到勐统镇长山村、更戛乡打瓦村开展“青春呼唤?相伴童行”关爱留守儿童 “微心愿”征集活动时,孩子们在爱心卡片上填上的自己的心愿。
勐统镇长山村和更戛乡打瓦村是典型的山区苗族聚居地,留守儿童占有量较大,这些孩子家境贫困,生活困难,大部分家庭住房简陋,没有厕所、洗澡间。特别是由于父母双双外出务工,他们大多是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普遍存在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感情缺失等问题,处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三缺”状态。
“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就是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弥补情感缺失、家庭教育缺位问题,使这些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共青团昌宁县委副书记禹静说。4月22日至24日,由共青团昌宁县委、昌宁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保山市杨善洲志愿者协会昌宁县分会联合举办的茶乡青年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在结束了第一阶段对全县留守儿童实地走访调查之后,我们在留守儿童人数最多、情况最复杂的勐统镇长山村和更戛乡打瓦村两个苗族聚居地进行关爱行动第二阶段——主题为“青春呼唤·相伴童行”的微心愿征集。活动中,来自全县30家单位,70名青年志愿者参加了此次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共征集到留守儿童“微心愿”135条。
“我想爸爸妈妈,但是我不希望他们回来。因为他们在家的话就没法‘找钱’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爸爸妈妈能随时关心我,了解我的学习。”10岁的何如意小朋友说。这个眼睛如明月一般的长山村小女孩像山间小鹿一般活泼好动,但是只要奶奶叫一声,她立刻撒腿跑回来干活,因为爸爸妈妈是这么嘱咐她的。
孩子们的愿望都很简单,想要一双漂亮的鞋、在寒冷的冬天想有一件温暖的大衣、在学习时想要一支黑色的笔、在家里想要一个厕所一个洗澡间等等,但最大的心愿,还是想爸妈,想让他们早点回来。这些在常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愿望,却是他们最大的渴望。在打瓦征集心愿时,一个叫何厚铧的10岁小男孩,在他的心愿卡上这样写到:“我最大的心愿是能让爸爸妈妈好好工作,长命百岁。” 何厚铧说,他的父母离开两年了,干的是碎石的工作,每天想爸爸妈妈的时候,就会想到他们不是安全,很是担心,于是便用这朴实的语言,寄托对父母最真挚的爱。
与这些知道爸爸妈妈去哪了的孩子相比,在长山、打瓦两村,还有一些不知道爸爸妈妈在哪,甚至对爸爸妈妈基本没有任何印象的服刑人员的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因为在无知、因为抵御不了诱惑,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组织各有关部门,通过扶持发展与专项治理相结合的方式,使长山、打瓦两个村特别是生活在这里的苗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真希望他们快快回来,在家里与我们好好生活”便成了这部分孩子的最大心愿。每每说到父母、说到希望的时候,他们眼神里透出的坚强,让人不忍直视,却又充满希望。
当天,县文广局的志愿者开展了精彩的“文化下乡”文艺表演,县检察院、县公安局的志愿者开展法制宣传活动。禹静介绍,微心愿征集完成后,团县委将及时组织各级团干、青年志愿者、爱心人士对每个微心愿进行认领,并在“六一”儿童节期间开展圆梦活动,帮助孩子实现愿望。
“我们不能改变这些孩子的命运,我们只希望能给这些孩子提供一双鞋、一个书包、一支笔、一床棉被,通过这种物资捐助的形式提升他们当下的幸福感,让这些留守儿童、贫困学子,这些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禹静说。她现时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同样的色彩,同样的精彩,只要我们播洒出一片爱心,就会撑起一片留守儿童成长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