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乡要闻 >> 时事快讯 >> 正文

昌宁“十三五”发展的思路原则目标理念

发布日期:2015-12-28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正文

27日至28日在县城举行的中国共产党昌宁县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并一致同意《中共昌宁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十三五”期间昌宁发展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是什么呢?昌宁新闻网第一时间为您摘要展现:  

“十三五”发展总体要求

《建议》提出,“十三五”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跨越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云南省生物资源产业中心、最宜人居山水田园城市”目标,持续夯实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四大基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旅游生态化“四化建设”,着力建设活力、小康、美丽、宜业、幸福、生态昌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不断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发展基本原则

《建议》提出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要求,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县情决定了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加快实现赶超型、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把构建和谐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终极目标。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和“平安昌宁”建设,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立群众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攻方向。坚持民生优先,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全力维护民族团结,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在民生福祉上。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构建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把创新贯穿于整个改革发展过程,推动发展由主要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主要依靠科技驱动、创新驱动转变,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坚持把保护生态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推进产业升级,保护生态环境,强化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向高效益、低能耗、低排放转变,实现资源利用、环境改善、生态和谐的有机统一。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和环节,释放改革红利、挖掘市场潜力、激发创新活力,完善有利于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十三五”发展主要目标

《建议》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综合考虑发展基础、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提出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到2020年突破14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0年力争达到8亿元;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

——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提高,工业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城镇功能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显著提高,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统筹推进,城镇化率达48%以上。

——贫困地区展现新面貌。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整县推进战略,到2018年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建档立卡的6个贫困乡、4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2019年至2020年巩固提升,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改革红利充分释放;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全面拓展对外交流合作领域,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6%以上。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3%以上,就业更加充分,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公共服务更加均衡,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提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文明取得新成效。生态屏障更加安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66%以上,林木绿化率达73%以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较快发展,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产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基本农田和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更加牢固,充分展现出宜人宜居宜业的美丽昌宁。

——民主法治迈出新步伐。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民族团结共同繁荣进步的氛围更加浓厚;依法治县深入推进,公民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有力保障。

“十三五”发展理念

《建议》强调,实现“十三五”目标,必须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用发展理念指引发展方向、引领发展行动。  

创新是跨越发展的第一动力。突出把创新摆在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推进制度、科技、文化、品牌等各方面的创新,努力构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激励环境,全面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

协调是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绿色是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昌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开放是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强化大开放、大发展意识,全力破解制约开放体制机制障碍,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加快开放型经济建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共享是跨越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群众对全面小康的实现感、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