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八重一统筹”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工作目标,立足县情,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强化管理;切实做到“八重一统筹”,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重机构,解决好领导机制的问题。按照“县级统筹、乡镇主抓、村组实施”的原则,县、乡、村三级分别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自然村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小组和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确保项目实施和试点建设有工作机构、有责任领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是重规划,解决好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修订完善了《昌宁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提纲》,根据全县产业、人口、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配置情况和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系统分析和统筹考虑群众意愿、产业现状、经济实力、区域布局、乡风民俗等情况的基础上,着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截止目前,已完成124个建制村、735个自然村、91个省级重点建设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三是重主体,解决好群众参与的问题。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最大限度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昌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各试点项目区专门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文体协会、红白理事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等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组织,负责新农村试点建设的宣传发动、筹资投劳、组织协调、质量监管、纠纷调处、督促反馈和巩固提升等一线工作,实现了村情民知、村策民定、村务民管;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群策群力、齐抓共建的良好工作格局。今年以来,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建设新农村折合资金4757.6多万元。
四是重整合,解决好资金不足的问题。建立健全“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筹集投入机制。围绕“政府财政投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项目资金补一点”的基本思路,在保证上级和本级财政专项资金及时足额拨付的基础上,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督促发改、扶贫、农业、水务、财政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向新农村建设试点倾斜。今年以来,已整合各类项目资金2600万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铺筑水泥路34条39.6公里、弹石路3条4.1公里、砂石路1条2.6公里、入户通道改造10.86公里,新建活动场地2个、活动室1个。
五是重特色,解决好千篇一律的问题。在立足昌宁田园风光,突出乡村和民族特色,绿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特色村。继续推行集中优势资源连片推进、重点打造新农村试点建设模式,打造精品村、培育中心村、提升特色村的基础上,今年选取了卡斯镇龙潭村芒尾、鸡飞乡珠山村三队、耈街乡水炉村中村3个自然村作为县级连片推进、重点打造示范点,在温泉村祝寨、珠山村三队、水炉村中村3个自然村先行先试开展“勤俭持家破陈规陋习、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试点建设品位,突出建设特色和效果。截止目前,三个试点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已完成建设投资468万元。
六是重产业,解决好群众增收的问题。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力争每个试点村巩固提升1个以上支柱产业,培育发展1—2个新兴产业。截止目前,全县泡核桃种植面积达180万亩,烤烟(香料烟)种植面积达14.28万亩,茶叶种植面积达25.1万亩,蚕桑种植面积达6.45万亩,甘蔗种植面积达15.2万亩。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是重宣传,解决好经验推广的问题。抓实“整合县内各类媒体资源、搭建新型信息化平台、争取县外各级各类媒体支持、开展群众宣传教育”四项工作,始终将宣传作为生产力,在昌宁电视台开办“相约美丽乡村”专栏,目前已播出5期,全年预计制作专题新闻30期左右。在县委宣传部开办的《昌宁时讯》上开办了新农村看台,以手机报的形式向各级各部门领导适时发送新农村建设工作信息。13支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县新农办相关人员总计80余人组成14个群组加入了“6995”平安信息平台,信息平台方便快捷、实用高效的沟通衔接和交流,成为各级指导员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宣传推介,有力地扩大了昌宁新农村建设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八是重管理,解决好效益发挥的问题。在试点项目建设上,以乡镇组织实施为主,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工作队长为直接责任人,村级党组织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县新农办负责业务指导和监督。在项目资金管理上,由县新农办、县财政局共同负责,建设资金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分批下达。充分尊重村民的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由村民代表组成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全程参与项目建设的决策、管理、监督和推进工作,确保做到“三安全一保证” (资金安全、施工安全、干部安全、质量保证)。健全和完善村规民约,建立项目建设长效管理机制,着力抓好项目建成移交和后续管理工作,切实解决重建轻管问题,确保项目长期效益的发挥。
“一统筹”就是统筹城乡。按照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和城乡居民权力平等、机会均等、服务同等的要求,在柯街、卡斯两镇打造的柯卡一体化是市级三个建设试点之一,目标就是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将其建设成为昌宁的第二县城。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布局,每年在新农村建设项目上将给予优先安排,今年争取到资金120万元,两镇各实施一个省级重点建设村,目前,项目建设已经启动,计划年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缪 竹)
- 上一篇:我县积极开展9.30烈士纪念日活动
- 下一篇: 我县乡村医生接受糖尿病治疗专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