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六举措力促工业聚集化
近年来,云南省昌宁县坚持“产业发展,聚集为要”理念,以工业“三年行动计划”为主题,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园中园”建设,把资源、能源、区位优势加快转化为工业发展优势,工业聚集化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抓企业培育。2017年共培育规模以上企业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7户;申报纳限商贸企业12户,最终纳入限上企业11户,超额完成市级下达新增6户的目标任务,全县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达37户;完成市级下达昌宁170户微型企业培育任务;培育电商企业25户,全县电商企业达60户,电商从业人员达5100人,新增2700人。二是抓优化服务。研究起草了《昌宁县2017年县处级领导挂钩重点工业企业暨“一企一策”实施方案》,31名县处级领导挂钩帮扶工业企业(项目)44户,其中规模企业37户,重点项目7个;市、县领导实际挂钩联系昌宁工业企业(项目)52户,县内所有规模以上企业、重点在建项目和2017年拟纳规培育企业实现挂钩帮扶全覆盖;2017年,共收集问题106个(资金34个、土地9个、原料保障10个、市场营销7个、电价13个、其他问题33个),已解决26个,协调资金1.57亿元;县财政注资1000万元,成立中小企业担保中心,2017年以来为40户非公企业协调贷款9960万元;做好拟纳规工业企业的政策宣传、业务指导工作,2017年昌宁新增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历年之最,全年纳规企业9户,圆满完成市级下达的纳规考核任务;尽力做好租用部队土地置换工作,确保了2017年14户租用部队土地的工业企业生产未受影响。三是抓向上争取资金。2017年,昌宁县共争取国家、省、市各类项目扶持资金5944.699万元,其中电子商务类资金1593.2万元、商务类资金141.32万元、工业类资金1317.94万元,煤炭、水泥化解过剩产能资金2190.24万元。四是抓运行监测。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要求,会同园区管委会、县审计局深入企业、项目调研和指导;坚持每月月中和月末对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生产数据收集和分析,定期不定期组织召开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统一思想、培训业务;2017年共召开工业商务联网直报企业统计人员联席会议4次;为充分调动企业统计员的工作积极性,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兑付企业统计员每人每月100元补贴,2017年共兑付30户限额以上商贸企业、4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员共8.84万元补助。五是抓电子商务。完成昌宁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及创业孵化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完成13个乡(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60个农村淘宝点建设,举办电子商务培训60多期,培训7300多人,电商从业人员新增2900余人;成功申报2017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积极向上争取到140辆免费新能源纯电动物流车,首批20辆车配送给昌宁乐村淘的服务站点,剩余的车辆将分批投入分配到各个电商平台和物流快递企业。六是抓安全生产。2017年,全县煤矿企业共组织自检自查84次,排查安全隐患386条(项),已整改386条(项);省、市、县三级共组织煤矿安全检查53次,召开会议共计61次,出具现场检查记录33份、现场处理决定书26份、复查意见书20份,共计排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247条(项),已整改隐患216条(项);年内共检查各类电站16个,整治一般隐患20条;组织煤矿企业进行应急演练3次,组织水电站演练1次;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组织开展市场督查检查工作,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突出食盐市场专项整治,查处案件27起,收缴非法食盐2000多公斤;加强成品油经营企业市场准入,会同相关部门启动开展“2017云油利剑行动”,开展劣质油品、走私油品专项整治,共治维护成品油市场稳健,共出动检查人员74人次,检查加油站37座,下达监督整改建议38条次;通过抓实日常监管,2017年职责范围内未出现安全生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