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特殊情
——县委苏格非书记特殊教育学校调研侧记
“这些孩子们在某个方面有缺陷,就需要我们给他们一颗接近健全、健康的心灵,让他们找到精神支撑。”这是5月21日第26次全国助残日,县委苏格非书记到昌宁县特殊教育学校调研时说的。
昌宁县特殊教育学校坐落在县环城北路西段,占地15亩,于2013年3月正式面向全县13乡镇招收7-12周岁智障学生,是一所专门为特殊儿童服务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目前,学校共有7个培智教学班,有教职工37人、学生85人。通过学校的康复治疗与教学引导,部分语言障碍儿童能说一些简单的二字词语,脑瘫儿童能独立拄拐走路。?近年来,该校的学生先后在县级组织的各类征文、技能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并在保山市首届残运会上共获3枚金牌、7枚银牌、5枚铜牌。在“2015助残日”活动中,学生义卖自制软陶泥作品共获爱心款4100多元。
“学校里现在有多少学生?”“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怎么管理?”在查看和询问了学校的建设、办学情况后,苏格非欣慰地说,短短几年时间,昌宁县特殊教育学校从没有一个学生、没有一名教师、没有一片瓦、没有一块地,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非常不容易。很有多老师、志愿者都纷纷加入到特教的大家庭当中,这要感谢特殊学校所有教职员工的辛勤付出,还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青团、志愿者长期以来的关心、关注与支持。
“如果这些娃娃一直待在家里面或者早早就走进社会,也许就没有那么开朗!”在学校食堂,准备开饭的同学们看到有人进来,便热情的打起了招呼,就像家里来了客人一样的兴奋,食堂里因为孩子的声音而热闹了起来,苏格非为学校对残疾儿童的身心健康所做的努力感到高兴。他在与孩子打招呼的同时,还与陪读的家长和学校老师交谈。苏格非语重心长地对家长说:“你们家长把孩子交到学校来,完全可以放心,学习上的事,生活上的事,老师会把孩子们当作自己的宝贝一样呵护。这群孩子在各位老师的关注关照下,也一定会茁壮健康成长。”
苏格非高度重视特殊残疾儿童的身心健康及就业生活能力的培养。当了解到学校以不同的学生特点分别开设具有生活化、特长化、技能化等针对性课程,让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办学特色,并取得初步成效后,他要求学校,因为孩子们有某个方面的缺陷,我们更要给他们一颗接近健全、健康的心灵,用关爱给予孩子更多的精神支撑。
“要为残疾儿童今后的就业、生活创造有利的条件。”苏格非强调,要更加关注特殊教育发展,更加关注特殊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就业问题,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来帮助他们在学校茁壮成长,走入社会能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今年我们又有2名教师加入了特教队伍;一个老师全天要应对多个不同特性的孩子;家远的老师可能长时间回不了家......”听了学校负责人刘蓉对老师的教学、生活情况介绍后,苏格非说,非常感谢特殊学校所有教职员工一直以来的辛勤付出,因工作的特殊性,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也就相对要高得多,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应该从生活上、待遇上照顾好他们,理解他们。
县委副书记、县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任远征,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杨开东,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字庆明等随同调研。(王东华 杨德 周华玲)